首页 / 综合 / 人工智能时代,编程教育如何助力培养拔尖人才?

人工智能时代,编程教育如何助力培养拔尖人才?

“信奥就像一场马拉松,既考验天赋,也需要长期投入,并非每个孩子都适合。”在日前举办的“AI时代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的启动仪式上,猿编程创始人李翊这一观点,直击当下家长的核心关切——如何判断孩子是否适合信息学奥赛这条专业路径。

“AI时代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战略合作启动

不过,“可以确信的是,每个孩子都能在编程学习中收获成长”。在李翊看来,孩子们可以通过编程教育的通识课程培养兴趣和科学素养,对于有志于信息科技的孩子可以转向专业AI教育。真正具备竞赛潜质的,家长可以为其匹配顶尖竞赛资源和服务。“我们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在适合自己的赛道上绽放光彩。”

如今,人工智能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新高地,教育如何助力新一代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成为重中之重,编程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已经不言自明。“编程和英语一样,都是一种通用语言。”李翊认为,编程作为与计算机对话的“新语言”,不分文理,是孩子们在数字化时代应掌握的一种通用技能。

自2017年成立以来,猿编程面向人工智能时代,着力培养掌握编程语言、计算思维、创造能力和未来视野的科技少年,累计服务600多万学员,为青少年提供全面的AI教育服务,在三项国际权威AI赛事获得全球第一。

“要真正实现从科学素养到拔尖人才的贯通培养,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能力培养框架。”在长期教育实践中,猿编程总结出了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4C体系”,即,Cognition:提升底层认知能力;Complex thinking:锻炼复合思维能力;Cross-discipline:赋能学科融合;Confidence:促进自我效能。也就是说,编程教育的价值不仅是技能学习,更是面向未来的素养提升。

李翊拿提升底层认知能力举例,在4岁-16岁这一关键发展期,猿编程借助“编写-运行-调试”的即时反馈循环机制,让孩子在调试代码时培养持续专注力,在设计算法时扩展记忆容量,在排查错误时提升控制能力,为各科学习打下坚实的认知基础。此外,李翊表示,每一次调试成功都会带来“我能做到”的自信。“这种正向循环不断强化着孩子的自我效能感,让他们在面对挑战时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

在这种编程的学习当中,青少年的复合思维能力也会得以锻炼。猿编程通过算法设计培养孩子的结构化思维,将复杂问题拆解为可执行步骤,同时激发创新思维和系统性规划意识。“这些能力需要持续锻炼,”李翊指出,“早期阶段的系统训练能让孩子在未来更从容应对挑战。”值得一提的是,编程天然的跨学科属性使其成为知识融合的理想载体:用代码绘制函数图像使数学可视化,用编程模拟物理实验验证科学原理,猿编程通过跨学科实践让这些知识“活”起来。例如,在“追光太阳能板”的设计中,孩子们需要综合运用传感器技术、运动学知识和编程技能,从而让抽象概念在实践创造中变得直观生动。

此次“AI时代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启动仪式上,猿编程与中国顶尖的信息学奥赛团队信友队签署战略合作,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联合发起智灵班公益项目。据悉,该公益项目面向全国选拔四年级至初二年级的优秀学员,选拔流程包括线上初试、线下复试与面试。预计2025年挖掘、培养约50名优秀少年,由猿编程全额资助,提供免费的信奥教育,旨在打破地域与资源限制,让天赋不被埋没,助力各地更多青少年成为未来的拔尖创新人才。

培养选手斩获7位世界冠军、6枚IOI国际信奥竞赛金牌、49枚NOI全国信奥决赛金牌、63位APIO亚太地区信奥竞赛金牌得主,这是跟信友队有关的一组数据。

“我们希望,在培养顶尖信奥选手的过程中,不仅提升他们的竞赛实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面对挫折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能力。”信友队联合创始人、国际金牌教练徐源表示,“我们期待这些孩子未来能够勇于挑战难而正确的事,成长为学术界的翘楚或行业的领军人物。”

这些培养通道并非割裂独立,而是相互衔接、灵活贯通的。通过定期的能力评估和成长诊断,专业导师团队会为每位学员提供发展建议,让他们都能在最适合自己的赛道上获得成长。“在AI时代,教育不应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而应是条条大路通罗马。”李翊表示,猿编程与信友队的合作,正是要打造这样一个多元化的教育生态,既为普通孩子打开科技视野的窗口,也为天才少年架起通往世界舞台的阶梯,让每颗星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轨道,在浩瀚宇宙中绽放独特光芒。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zgcaijingjie.com/zonghe/8154.html

财经街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