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城县认真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的重大要求,创新载体,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全方位、全覆盖、常态化宣传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巩固发展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良好局面,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明显成效。
一、全领域推进,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年初,印发《关于宁城县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工作任务清单》,压实各单位部门责任。一是线上创新活动方式。利用抖音、今日头条、微信等新媒体开展以“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全面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为主题的线上答题赢景区门票活动,活动页面点击量达4万余次,参与答题4000余人。二是线下活动亮点纷呈。宁城县民委联合图书馆、第四小学开展“书香滋润 籽籽同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活动,通过讲述民族团结进步故事,激发孩子们爱读书、读好书的兴趣,进一步坚定“五个认同”,使各族少年儿童在未来的成长道路上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哈河社区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讲活动,党组织书记结合实际,以小视角透视大时代,讲述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精神内涵,积极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的良好氛围。必斯营子镇开展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知识竞赛”,全镇20个村60余名各族干部群众参加比赛,以赛促学,积极各族群众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和坚定不移跟党走的理想信念。
二、全员化参与,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一是文旅协同发展,推动交流融合。围绕“燕山北麓•百里画廊”加大核心景区景点打造力度,推动旅游促“三交”提质增效,开展“燕山北麓•百里画廊”全域旅游踏青季启动仪式,全县十地万人远足踏青,引领各族群众团结友爱,亲近自然体验春意。二是搭建交流平台,构建互嵌式环境。联动辖区共驻共建单位,凝聚辖区企事业单位“双报到”党员、热心居民等各民族力量,成立志愿服务队,提供预约服务、代办服务、错时服务。结合企业用工需求,对接县内重点企业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完善了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三是立足主导产业发展,助力民族团结与产业振兴融合。围绕“菜果牛”三大优势产业培育壮大特色品牌,将一肯中万亩茄子产业园区、小城子万亩林果产业园区、大城子智慧农业园区、忙农成峰万头肉牛基地打造为“民族团结+产业发展”示范带,以产业的有力带动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走出一条“民族亲、产业旺、农民富”的民族团结产业致富路,实现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全县设施农业从业17.5万人,年产优质蔬菜126万吨,农民人均增收7000元。年产果品15.6万吨,年产值7.8亿元。肉牛存栏49万头,年出栏36万头,养牛户人均增收1.15万元。
三、全方位打造,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一是在宁城融媒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等相关专栏,发布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和各类优质活动信息,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五个认同”。二是在园林景观、广告标示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元素,建设了健康公园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游园,全县公园广场、景区景点、交通场站等点位设计制作景观小品40余处、公益广告640余条,积极营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浓厚氛围。三是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举办第三届“红石榴”杯国家通用语言朗诵比赛,来自原民族语言授课学校的20名同学参加比赛,持续推进全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走深走实。四是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始终坚持把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摆在重要位置,依托全县15处烈士陵园等纪念场馆、4处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3座历史博物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不断增进各族干部群众“五个认同”思想。宁城县民委联合明德学校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辽中京博物馆,开展“感受历史脉动·体验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学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学生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坚定了文化自信,也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学生们的心中生根发芽。宁城县民委联合第五小学开展了“中华民族一家亲 剪纸传承民族情”非遗剪纸活动。活动现场,老师以“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歌曲切入主题,为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非遗剪纸体验课,一幅幅漂亮的石榴剪纸作品让同学们感受到非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