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水都大地,绿意萌动,万物生长。在湖北丹江口市习家店镇五龙池村雪茄烟叶产业园的中心,均州烟叶专业合作社的队员正在抢抓时机移栽烟叶,一派繁忙景象,绘就出一副生机盎然的春光画卷,这是属于“五龙池”的红色“茄”事。
一份信任,播下充满希望的“种子”
“回想当年,要不是对烟草公司的信任,我们村怎么也发展不到这么大的面积。”五龙池村支部书记冯吉清回忆着说。
时光回到4年前,用冯书记自己的话,那是一次重要的抉择。
2019年,国产雪茄烟开发与应用重大专项落户丹江口,有着长年种植名晒烟历史的五龙池村被列入重点发展村。
在冯书记在眼中,雪茄烟叶那是国外的“洋玩意”,在这边可以种得活吗,带着种种疑问,五龙池村两委5人参加了关于五龙池村种植雪茄烟叶的研讨会。
可以种活吗?技术谁来指导?种不好,亏本了怎么办?我们的利益要怎么得到保障?
……
“现在不是在搞乡村振兴工作队驻村吗,我们跟镇政府建议把我们的包户村调到你们村,我们站点党支部跟你们结对共建,这样你们可以放心了吧。”一句话给村两委吃了定心丸。
就这样,烟叶站与村支部建立结对共建,站长到村里挂第一书记,共同推进雪茄烟叶产业发展的格局正式成立。
支部结对共建,站长当书记,党建引领,播下了五龙池村雪茄烟叶产业的红色“种子”。
一种帮扶,插上产业发展的“翅膀”
雪茄烟叶,从一粒种到一块田,从一片叶到一支烟,处处蕴含着科技智慧。国产雪茄烟叶作为新生事物,在技术和政策上与传统烟叶有着很大的区别。
“以前种过晾晒烟叶,但是对雪茄烟叶一窍不通啊。”第一个站出来种植雪茄烟叶的烟农方波说,这也是当时五龙池村想种烟的农户的一致心声。
“我们必须要沉下身子,说给烟农听,做给烟农看,带着烟农干,只有这样才能让烟农对我们有信心,对产业有盼头。”时任五龙池村驻村第一书记吕培军说。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干的,他带领支部一群人,把支部活动开到了村委会议室,把支部实践搬到了田间地头,把联学联建建到了烟农的心坎中,以共驻共建为结合点,为雪茄烟叶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从烟田选择,到茄衣、茄芯主栽品种的确定,从分类生产到成熟采收,从晾制到发酵等各环节,以“搬家式”技术服务和“保姆式”生产指导,给出了技术指导、烟农满意深度融合的最优解。
村支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组织开展“乡村夜话”、“金叶夜校”等系列座谈活动,轮番上村民家做工作,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引导党员干部带头承包土地种植,大力抓好雪茄烟叶规模化种植。
党建的先锋引领,先进技术的保障,全过程的周到服务……不仅点燃了农民的兴业种烟的激情,更为雪茄烟叶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共驻共建,干群齐心,一个目标,一种帮扶,为产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一幅画卷,绘就乡村振兴的“篇章”
乡村振兴,产业必先行。
2.7亩、170亩、300亩、500亩、1000亩……这是五龙池村雪茄烟叶连续5年的种植规模。
从种活到种成,从种成到种好,从种好到种强,从种强到种精,这是雪茄烟叶产业发展的5个阶段。
5年时间,5个阶段,从耕耘希望的田野到孕育生命的种子,从沐浴阳光的叶片到绽放芬芳的雪茄,背后是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潜心钻研的结果、是支部共驻共建埋头苦干的成果。
现如今的五龙池村,烟农已牢牢掌握雪茄烟叶种植的关键技术,从育苗到移栽、从田管到采收,从晾制到分级,职业化烟农的队伍正在逐步形成,已成为均州烟叶专业合作社的中坚力量。
从土地流转的顺畅运作到烟田布局的科学规划,从晾制场所的精心选址到设施配套的完善布局,各项扶持政策如春风拂面,温暖又有力,五龙池村雪茄烟叶产业成为丹江口市乡村振兴的一张靓丽名片,正在绘就着乡村振兴的红色篇章。
“产业的发展没有终点,乡村振兴的征程绵延无尽。我们将以党业融合为抓手,用厚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五龙池这片希望的红色田野播撒雪茄烟叶产业发展的活力与生机。”丹江口市烟草专卖局(营销部)党组书记、局长、经理王勇说。
兴一方产业,富一方百姓。雪茄烟叶产业的发展让百姓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让“五龙池”里的红色“茄”事更加精彩。(孔为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