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 四川汶川:“人才+”模式打造“人才联盟” 先行创优

四川汶川:“人才+”模式打造“人才联盟” 先行创优

近年来,汶川县始终坚持推动人才与产业良性有机互动,面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做实“人才+”文章,以人才联盟助力全域发展。

“人才+红色教育”打造育人阵地。整合2000万元资金,完成长干院雪山草地分院汶川教学点(一期)项目。投入1039万元,强化汶川教学点(二期)要素保障。构建起“1套核心课程+4大教学板块+6类教学形式”特色课程体系,全力提升32个特色课程,丰富习近平总书记来汶视察等4条教学线路。引育浦东干部学院教授刘哲昕等专兼职教师160余名。“抗震救灾教学基地”被省委组织部正式纳入全省党性教育培训机构备案目录。成功创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四川党性教育实训基地”等殊荣。

“人才+乡村振兴”赋能产业发展。建立“长兴—汶川—庆元”三县农技人才联盟,先后5批300人次交流互鉴。储备村级后备人才260名,建立布瓦农民修枝专业队、植保无人机“飞手”队等新型“土专家”队伍。建立社工专家“督导资源库”,培养社工人才138名。聚合178人组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才库,邀请东南大学首席教授黄宗贤为代表的30余名非遗专家到威州镇萝卜寨等村指导艺术乡间、非遗传承。

“人才+校地合作”实现共建共享。与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五道口金融学院签订校地合作协议,建成清华大学乡村振兴远程教学站、西南民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地。与阿坝师范学院实施校地合作项目26个,共同打造“阿师院、县中医院、水磨镇医养综合体”“西羌汇沉浸式新场景培育”“汶创HUI校创间”等校地合作平台。

“人才+校企合作”推动产才融合。促成神州锆业等7家企业与四川大学等5所高校签订服务合作协议8个,共建产学研工作站、教学实践基地6个,创建神州锆业、川磨岷机等院士(专家)工作站5家,建成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州级企业技术中心4个。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6户。

“人才+组团帮扶”提升发展效力。汶川中学与南充高级中学、白塔中学结成“教育组团帮扶”对子,建成校联体2个,指导本土教师获得州级以上奖项30项。省中医院、南充市中心医院2名博士牵头组成“医疗组团帮扶”团队,新建科室7个,在州内率先引进新技术新项目18个。四川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17名专家建立“梯度推广”技术帮扶,培养科技示范户750户,引进新品种35个,新建科技示范基地17个。(中共汶川县委组织部 肖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财经街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zgcaijingjie.com/gundong/5189.html

财经街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

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