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将党的民族政策和团的十九大精神落到实处,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增见识、长才干、做贡献。2023年7月6日-14日,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组建“小青绿”志愿服务队赴广西崇左市扶绥县山圩镇昆仑村渠楠屯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1+N”模式,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以“唱响音乐思政课、排查房屋隐患、‘童’绘环保画卷、传承多彩非遗、推普助教送温情”系列活动为抓手,采取有形、有感、有效的举措,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潜移默化地嵌入心中,融入血液,铸入灵魂,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图为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小青绿”志愿服务队。甘鑫灿摄
一、唱响红色经典 赓续红色血脉
用音乐讲述四史、用歌声礼赞祖国。近日,“小青绿”志愿服务队与山圩镇昆仑村党支部共同开展主题党日+暨“行走中的思政课”主题活动。志愿服务队的老师和同学们通过“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四个篇章,以“播火者”李大钊、“新青年”陈乔年和陈延年、“榜样书记”焦裕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第一书记”黄文秀五位杰出人物的感人故事为依托,赋予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形式和载体,串联起“音乐+思政”的沉浸式课堂,有效衔接“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以志愿服务为基础,将“思政课堂”搬到院坝房间,田间地头,猴乡戏台,打造出一堂行走中的“大思政课”。老师、同学们用情景表演、诗歌朗诵、主题演讲、专题教学等接地气的文体形式,与边疆民族地区的群众“面对面”交流,“零距离”沟通,引导他们在“四史”学习教育中坚定“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图为“小青绿”志愿服务队成员们的情景演绎。甘鑫灿摄
二、排查房屋隐患,铸牢安全防线
“发挥专业优势,学以致用,为人民群众办事解忧,我深感自豪!”“小青绿”志愿服务队队长说道。他们运用所学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专业、国土空间规划与测绘专业知识,使用“广西房屋市政调查”APP协助村干部进行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帮助群众录入房屋信息约20余户。排查中,村干部带领志愿服务队成员把好排查关,逐一入户,对初判不安全的自建房尤其是经营性自建房开展“回头看”,使用“广西房屋市政调查”APP核实房屋基本信息和初判安全隐患等级,同时,村干部与志愿服务队成员入户宣传讲解房屋安全隐患自查自纠的知识,提高群众思想认识,牢固树立防范在先、警惕在前的安全意识。志愿服务队成员们用专业知识帮助民族地区居民树立风险意识和忧患意识,确保其生命财产安全,推动农村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科学、有效、持续发展,在助力农村现代化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道路上展现新时代青年的风采。
图为“小青绿”志愿服务队成员们使用“广西房屋市政调查”APP协助村干部进行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工作。陈连伟摄
三、“童”绘环保画卷 共建绿色家园
“关爱白头叶猴,保护美好家园”志愿服务队成员们说道。渠楠屯毗邻岜盆自然保护区,是世界濒危、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头叶猴的保护小区之一。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为了让屯里的孩子们从小树立起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中华民族共同家园的意识,志愿服务团队在猴乡戏台前开展广西学子三下乡丨“‘童’绘百米新画卷,共建绿色家园”主题活动。志愿者们与屯里的孩子们共绘百米环保画卷,让孩子们了解了保护生态多样性、垃圾分类、低碳生活方式等环保知识,让他们明白每一个人都是生态保护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引导他们牢记保护白头叶猴、保护家园的使命,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代代相传、世代相承。正是这种意识的传承,让中华民族共同体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形成强大的合力。
图为“小青绿”志愿服务队成员们与屯里的孩子们共绘百米环保画卷。陈连伟摄
四、推广多彩非遗 传承传统文化
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共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小青绿”志愿服务队开展以“推广非遗文化,描绘美丽乡村画卷”和“五谷丰登渠楠屯,大仓小仓填满仓”的主题活动。在志愿者们的指导下,身着民族服饰的“木棉花班”妇女团队成员与屯里的孩子们一起剪窗花、写书法、贴五谷画。一张张书写着对乡村美好祝愿的书法作品,展现了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描绘出渠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气象;一个个象征着幸福吉祥的小小窗花,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展示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祝福和向往;一幅幅由五谷杂粮粘贴而成的民族人物五谷画,呈现出民族团结、文明和谐的社会生态,说明了“只有团结凝聚在一起,才能绘就靓丽图画”的深刻道理。此次活动,群众和小朋友们在“大手拉小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创作中共同谱写民族团结情谊,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添生机与活力。
图为“小青绿”志愿服务队成员指导小朋友们制作五谷画。黄国珍摄
五、推普助教促团结 关爱慰问送温情
渠楠屯是一个壮族群众聚居的村寨,村民们沟通交流主要以壮话及白话为主。在民族地区推广讲普通话,写规范字,是一项有利于当前又有利于长远的基础性工程。志愿服务团队跟随着渠楠屯村干部走访慰问空巢老人5户、儿童3户的同时,通过发放调查问卷、面对面交谈等形式,深入了解了渠楠屯普通话的普及程度、认识状态以及需求的程度,从而明确了志愿服务队推广普通话的形式、内容和方向。队员们为村民们设计了丰富多彩的语言活动,开展了成语接龙、填空组词、诗歌朗诵等普通话知识小游戏,引导村民们认识到掌握好、使用好普通话。
图为“小青绿”志愿服务队成员和村干一起走访慰问空巢老人。黄国珍摄
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取得圆满成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践行民族团结贡献青春力量,履行青年使命,希望带动更多青年人一起加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振兴乡村的浩荡队伍,描绘出属于青年人携手建设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美丽乡村的绚丽蓝图,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张露 傅冉思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