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逢盛夏,正值湖北丹江口市雪茄烟叶采晾关键时期,田间一棵棵烟株整齐挺拔,长势喜人;一路之隔,绿油油的玉米苗生机勃勃,给炎热的盛夏带来一丝丝的凉意。
这是丹江口烟区雪茄烟叶丰收的场景,也是丹江口市“烟粮轮作”农业核心示范区的场景,两幅场景构成了“烟粮协同”的优美画面,结出了乡村振兴大大的振兴之“果”。
烟草搭“台子”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烟草行业牢记“国之大者”,主动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处理好“烟”与“粮”的关系是烟草行业在重农抓粮的大格局中找准烟叶发展方向最根本最关键的一点。
“我们要抢抓雪茄烟叶产业发展契机,发挥行业的技术优势、服务优势和效益优势,积极争取行业政策,整合各方资源,形成‘以烟稳粮、以烟促粮’的思想共识。”湖北十堰丹江口市烟草专卖局(营销部)主要负责人王勇说。
思想共识是基础,敢于探索才是落实。丹江口市局(营销部)第一时间组织进行调查,摸清烟区实际,积极与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湖北省烟草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及院校合作,大胆探索,因地制宜开展烟粮、烟油、烟菜、烟杂粮等一年两熟轮作或隔年轮作,积极为“烟粮”轮作提供技术方案。
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已初步形成烟叶与主粮、油料及蔬菜的科学耕作制度,2023年,通过实行“烟叶+非烟”双订单、双合同生产,立足自身实际积极打造“烟粮轮作”示范区4000亩,深入探索“雪茄烟+蔬菜+甜玉米+青储”“雪茄烟+小麦+玉米”轮作新路径。
这个“台子”是丹江口市局(营销部)找准定位,推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所搭,也是现实需要,更是使命担当。
合作社架“梯子”
270亩烟叶、2200亩小麦、640亩玉米、890亩油菜,这是2023年在丹江口市均州烟叶专业合作社引导下,积极推进的“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下,种植的烟叶及其他粮油作物的面积。
在这4000亩“烟粮轮作”示范区的背后,是以合作社为主导,整合当地政府、村委会、行业等多方资源而取得了工作成效。
“我不愿意流转土地”“我今年不想种小麦”“我用自己的小白龙耕地更省钱”……在发展之初,类似这样的土地流转、种植品种、农机农艺融合等一系列问题成为了摆在发展面前的“拦路虎”。
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命根子,用地养地结合,良种良法配套,加强了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为烟农增收拓展了渠道,把用地和养地有机结合起来,在烟叶和粮食生产的过程中,真正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
“要想实现集约化、机械化生产,就必须统一种植方式、种植品种、种植模式,由合作社出面对土地进行流转,实行统一管理。” 均州烟叶专业合作社社长方波信誓旦旦地说。
有了思路,就是落实。就这样,在烟草行业搭得“台子”的基层上,合作社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积极与政府、村委、农户进行沟通协调,将植烟村的土地进行流转,盘活农村闲置、撂荒土地,将主动权掌握在了合作社手中。
在全面流转的基层上,对各大种植区域进行系统思考,整体谋划,全面推进,既实现了耕地的高效利用、养护,又增加了农民收益,土地综合效益明显提升。
这架“梯子”是合作社攻坚克难,整合资源,全面推进“烟粮协同”高质量发展所架,也是形势所需,更是农户所盼。
农户摘“果子”
“我今年不仅收到了合作社给我的租地款,还在合作社打工,每个月可以收入3000元以上,不操心,旱涝保收,实现了家门口的就业。”丹江口市习家店镇五龙池村农户齐红莲掰着指头算着说。
像齐红莲一样,在家门口就业的合作社社员还有100余人,他们是“烟粮协同”进程种的受益者。
作为长期在合作社务工的人员,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作物,不同的作物就有不同的农活,可以说是年年都有活干,月月都有钱挣。
近年来,丹江口市均州烟叶专业合作社在推进“烟粮协同”过程中,积极培养与之配套的用工和服务体系,聚焦专业化服务这一关键要素,在“引进、培养、使用、服务”四个环节上下功夫,构建起多层次、全方位的用工体系,真正构建合作社用工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的新局面。2023年,合作社仅日常劳务用工已支付用工费用200余万元,为当地乡村振兴贡献了烟草力量。
以此同时,丹江口烟区积极探索农机农艺融合,逐渐形成了“以烟为主”“辐射大农业、多元化经营、专业化服务”的现代化格局,专业化机收割、专业化机耕、专业化植保等从烟田拓展到了粮田,粮食产业逐步引入专业化生产组织模式,烟区农业产业正逐步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农村的生产生活面貌得到显著的提升,预计今年示范区内粮油作物将增产8%,投入成本将降低17%。
这份“果子”不仅仅是农户劳动所得,更是“烟粮协同”结出的大大的“果”。
烟粮协同,以烟促粮,逐步完善“粮+烟+经”的产业模式,对丰富农业产业、发展农村经济和促进农民增收大有裨益。烟粮融合发展,烟粮轮作、烟后套种等多种形式能为烟农增加一季收入,守牢了“米袋子”,充盈了“钱袋子”,稳固了“金叶子”,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发展“烟粮协同”,是丹江口市烟区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大胆尝试。粮食和烟叶的协调、持续发展,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奠定基础,为“国之大者”创新践行路径提供方案,那么,在为烟区乡村振兴战略中结出的丰收之“果”将会越来越大。(孔为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