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 “走向未来艺术&设计”在深圳中洲未来实验室C Future Lab成功举行

“走向未来艺术&设计”在深圳中洲未来实验室C Future Lab成功举行

2022年10月17日下午,旅游休闲主编走向未来艺术&设计,在深圳中洲未来实验室C Future Lab成功举行。本期邀请了来自旅游、艺术、设计、建筑、会展的12位嘉宾就“未来艺术&设计”进行对话等各界精英代表就“未来艺术&设计”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与交流,分享个性观点,碰撞思想火花,呈现深度内容。

受邀参加本次活动的嘉宾有加拿大旅游局亚太区总经理李蔚、设计上海的联合创始人谭卓、一树建筑工作室创始人陈曦、敦严文化创始人创始人梁道泓、LOCUS源点设计创始人黄晓峰、Atelier Alternative Architecture工作室主持建筑师尹毓俊、艺术家杨光、yellow and blue atelier持建筑师黄伋 、 一乘建筑主持建筑师张博、艺术家兼设计师黑一烊、中洲未来实验室负责人吕华等各界知名人士。嘉宾们就艺术&设计与城市、艺术&设计的本土化与国际化、可持续设计、艺术&设计与旅游、艺术&设计+科技=无限可能等话题进行了深度的交流,分享了独特的视角和精彩的观点。

话题 1#艺术&设计与城市:对于一座城市而言,城市的发展离不开艺术与设计的推动。艺术设计不仅推动设计产业的发展,也提升城市公共空间的品位。公共空间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艺术设计与公共空间融合生长是城市设计者和建造者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年轻建筑师需延续做实验的精神—— 尹毓俊

谈到艺术设计,城市建筑是绕不开的话题。 Atelier Alternative Architecture工作室主持建筑师、雪城大学访问教授尹毓俊2005年因深圳城市\建筑双年展第一次来到深圳,随后开始在深圳工作。尹毓俊前后参与八届深圳双年展,最大地感受是艺术与设计为城市带来了变化和温暖。

尹毓俊毕业于哈佛大学设计学院,现任教于香港大学建筑学院。在他看来蒙特利尔的栖息地67项目(Habitat 67)为低收入人群提供的住房理念解决了大城市高房价问题,这对今天的深圳来说很有借鉴价值。这样的实验性建筑很有探索性,在上世纪60年代当建筑师仍在探讨现代主义应该怎么摈弃繁复装饰时,摩西·萨夫迪设计的栖息地67就已经在实践采用单元装配以及可回收的材料建造体系,这在建筑界非常有前瞻性。

蒙特利尔“公共艺术百分比法案”值得借鉴—— 杨光

以探讨自然与科技、城市进化的艺术家杨光,畅谈了蒙特利尔地下城艺术长廊所带来的启示。

杨光说蒙特利尔实施公共艺术“公共艺术百分比法案”,从建筑领域拨部分款项投入于艺术项目。蒙特利尔地下城有步行道30多公里,是全球最大的城市地下空间。2015年杨光去国外考察市场,发现蒙特利尔的地铁、火车站等空间的公共艺术非常有个性。这得益于艺术家、建筑师和灯光设计师,将艺术各个专业领域进行融合,这很值得国内借鉴学习。蒙特利尔地铁站清水混凝土的粗糙感,通过玻璃马赛克形成视觉对比,这也是与其他国家地铁所不同的。

专业会展推动艺术设计在更多城市获得关注—— 谭卓

设计上海联合创始人、展会总监谭卓女士分享了艺术如何推动上海的城市发展。2014年谭卓创办第一届设计上海时,那一年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ART021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和PHOTOFAIRS影像艺术博览会在上海发布,几个大型博览会相继举行吸引很多人的目光,上海国际关注度得到有很大的提高。在这之前,提到设计艺术人们首先想到有798艺术区和艺术家云集的北京。然而,近年随着几大艺术博览会在上海举行,这样的局面开始扭转了,艺术圈的目光转向上海,越来越多的设计工作室搬到上海,画廊和买手店如雨后春笋般地在上海出现。上海市民对艺术设计的热爱、对艺术设计的理解以及热衷于逛展,都是在这几个大型艺术博览会的熏陶下培养起来。

提到深圳,很多人都觉得深圳是文化沙漠。在谭卓看来,深圳吸引了越来越多年轻的设计力量在这里生根发芽,而这正是一座城市的活力所在,这与蒙特利尔多元化的城市特性不谋而合。

栖息地67是很好的参考—— 黄伋

Yellow and Blue Atelier主持建筑师、创始人黄伋说栖息地67在1967年蒙特利尔世博会结束时,曾一度面临拆迁,幸运的是这栋建筑最后被保留下来。如何保障深圳未来低收入人群住房,栖息地67就是很好的实验性参考。从50多年的经济适用房到现在蒙特利尔的最贵公寓,这对房价高企的深圳未来如何保障低收入人群住宅需求,很有借鉴意义。

上世纪六十年代全球呈现积极向上的状态面貌,全球化产业积极,有着开放的心态包容不同的文化差异。反观当下,则更强调民族化,提到未来更多是通过有浓厚东方色彩的方式进行呈现。

话题 2#艺术设计的国际化和本土化

蒙特利尔市世界上少数实现设计产业引导经济发展策略的城市,这座拥有多元文化的移民城市既保留了移民的本土文化,有体现了世界各地不同地域文化的风格设计。而蒙特利尔的设计师,思维活跃,可轻易打破条条框框的限制。

多元文化为创作提供灵感—— 陈曦

美国建筑师协会会员、美国纽约州注册建筑师、哈佛大学建筑学硕士陈曦,曾在丹麦哥本哈根Bjarke Ingels Group (BIG) 建筑事务所和美国纽约斯蒂文•霍尔建筑事务所(Steven Holl Architects)工作,2017年回国任教于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成立一树建筑工作室(ATELIER XI),并持设计2017深圳-香港城市与建筑双年展Dom-Ino展馆等国内外建筑设计项目。

陈曦从小在南方生活长大,随后去北方求学,后来到美国留学,在欧洲工作,回国后来到第一次踏足的城市深圳创业。陈曦说每当有人问他来自哪里,他都不知道如何回答,而这正是他这一代很多人的共同经历。在多元文化滋养下成长,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状态,为他的设计提供创作灵感。可持续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也让设计更有生命力。

蒙特利尔生物多样性走廊——生态复兴的国际模板—— 黄晓锋

LOCUS源点设计创始人兼首席设计师黄晓峰先生,毕业于清华建筑系,师从胡洁教授、朱育帆教授,硕士毕业于哈佛大学设计学院景观建筑系,导师为景观生态学之父Richard Forman教授。与过多项大型城市设计,校园规划与景观设计,住宅区景观设计,滨水公园与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等等。2007年毕业后,先后加入香港HOK,RMJM等国际知名建筑事务所工作,任资深景观建筑师,2008年-2010加入万科深圳区域,后调入万科总部,任资深设计经理,参与全国多个项目的设计管理工作,参与制定万科第一版《景观标准化》。

LOCUS°源点设计以香港为总部,在中国深圳和新加坡成立分支结构。现团队由近40位分别毕业于哈佛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大学、清华大学等知名学府,且富有经验的建筑师,景观建筑师,室内设计师组成。 LOCUS° 源点设计专注于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小尺度建筑设计、雕塑设计、平面设计等领域,多年来服务于包括新加坡悦榕庄集团,中国香港太古集团、富豪集团、万科集团、华侨城集团、信达集团、枫叶集团、金山、小米、五星控股等著名企业,以及服务于遍布世界各地的私人业主。迄今为止,设计并落地大量的高端酒店、写字楼、商业综合体、高端住宅区,以及城市广场、滨水公园、工业遗址改造,项目遍及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和澳门,法国,新加坡,泰国,缅甸等地。

而黄晓锋先生BRANDON HUANG作品不乏以下著名标域,如深圳南山粤海街道嵘兴地块、深圳万科留仙洞云城八个地块、合肥华侨城空港一号地块及万豪酒店、苏州华侨城欢乐时光OPark、深圳枫叶望海公馆、温江悦榕庄综合发展项目、朱家角悦椿庄酒店项目、深圳万科天琴湾别墅区3B区、郑州万科城星光广场、江门华夏幸福龙溪湖公园、杭州卓越傲旋城铂尔曼酒店、三亚希格纳斯酒店和新加坡Asimont别墅区等;在沙龙当天,黄晓锋在香港通过远程视频线上分享了对蒙特利尔生物多样性走廊的一些感受和观点。

艺术设计与科技的结合需要不断磨合—— 吕华

在过去6年, 中洲未来实验室C Future Lab 负责人、中洲商置总经理吕华曾与很多不同的团队合作。在他看来艺术、设计与科技的结合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艺术家更注重细节感官体验不需要考虑功能性,这与注重功能实用性的设计师截然不同。如何让艺术、科技和设计进行跨界融合,需要不断地磨合,让艺术家、设计师、植物学家和科技等不同领域的专家进行跨界合作,才能最终打造出成功的作品。

深圳既是一座创新科技之城,随着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交方式的快速改变,怎样为城市中的都市人和企业创造一个合适的未来城市综合体,是一个大难题。中洲湾C Future City就围绕着自然、艺术和科技三个核心元素进行打造,在城市中将艺术融入商业、居住和产业空间。与来自不同领域的艺术家、设计师、科技企业和教育企业进行合作,在城市中心打造一个充满灵感和灵感的地方。

本次话题以“目的地+”的方式跨界展开,作为本次话题目的地的代表,加拿大旅游局亚太区总经理李蔚女士分享了加拿大极为丰富的艺术设计资源以及加拿大在设计产业发展方面的成功案例和成功经验,嘉宾们也就蒙特利尔的栖息地67(Habitat 67)项目、地铁与地下城艺术长廊、生物多样性走廊、QDS艺术区、蒙特利尔的设计月及设计日等案例和视角,从专业的角度对这些案例的先锋性、启发性以及诸多成功经验进行了剖析,在深度交流的过程中,嘉宾们专业的解读、独特的视角、新颖的观点不时碰撞出热烈的声浪和阵阵会心的笑声。大家也期待着未来艺术设计与更多目的地的交流与合作。

本次走向未来艺术&设计DE 举办,是“目的地+”跨界对话模式的一个成功案例,后续旅游休闲主编下午茶将持续为大家带来更多精彩的呈现!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财经街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zgcaijingjie.com/gundong/3377.html

财经街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

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