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近年来,司前畲族镇以畲族文化为主线,持续推进文化高地建设,为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民族样板镇凝聚文化力量。
搭建文化平台,塑造畲乡文化金名片
一是用心赓续畲族文脉。先后挖掘18项非遗,其中国遗2项,培养省市县非遗传承人32人、省市县文化能人18人。创新培育凤凰醉、畲药香包等多项非遗,创成市级非遗传承基地、市级非遗体验基地,左溪村获评非遗保护传承群体。二是提质升级场馆硬件。建成泰顺畲族文化展示馆,全方位介绍畲族历史民俗。升级大搬迁共富展示馆,讲述畲乡同胞践行总书记九字方针生动案例。推进国立英士大学陈列馆提升,智慧党建体验受人民网等媒体关注。持续打造民族大舞台,实现“周周有演出,月月有节庆,年年有大赛”,原生态民族文化品牌不断打响。三是夯实活用文化阵地。构建“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发挥礼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等功能,开展畲歌、畲舞等非遗活动900多场次,惠及130多万人次,获评全县首个省级文化礼堂示范乡镇,文化站通过省一级站验收,文化驿站获评全县首个市级五星级基层站。
发展文化队伍,提升畲乡文化供给水平
一是千方百计引人才。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文化人才引进和培养,2014年起签约“畲歌王子”蓝永潇,为其解决住房、家属就业、孩子就学等问题。二是基层一线用人才。挖掘农村乡土人才,通过文艺展演、礼堂汇演等形式,着力发掘蓝玉聪、蓝晓露为代表的120名文化大使、文化派驻员,充分发挥礼堂八大员职责,实现从“送文化”到“种文化”的根本转变。三是形式多样育人才。将校园作为传承非遗的重要路径,鼓励采用校本教材,开展畲歌畲语畲舞培训,形成学校特色文化。建立乡村复兴少年宫,派驻校外辅导员,组织彩带、畲药香包、扎染培训,不断培育非遗基因。
突出赋能发展,激发畲乡文化共富基因
一是以文塑镇。用好畲族凤凰、蓝腰带等元素,融入乡愁村、美丽城镇、未来乡村创建,打造畲族景观节点、小品,推动美丽乡村串点成线,助推司前创成美丽城镇省级样板。二是以文造景。以“微改造精提升”激活文化生命力,持续推进左溪民宿集聚村建设,发展隐南山、月蓝舍等民宿25家,开展畲族文化体验,推出畲文化研学路线,创成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少数民族村寨4个,成为村民和游客追寻乡村历史记忆的重要窗口。三是以文兴业。打造“一村一品一节庆”,举办梨花节、荷花节等活动,三月三作为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品牌,已连续举办17届,2022年三月三开展线上直播,受到多家国家级、省市级媒体关注,总点击量超650万,知名度不断提升。
未来的司前,是智慧的司前,是幸福的司前,同样是文化的司前。司前将不遗余力继续用新时代的画笔描绘出更多的共富文章,用文化的磅礴力量滋养畲乡,让老百姓经济上更富裕,精神上更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