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熊,儿子大了,屋子再乱下去媳妇都娶不到咯!”,房县九道乡咸池沟村书记一句连笑带劝的话说的老熊很不好意思,连忙收拾起了屋子。这个小场景发生在房县九道乡咸池沟村,是当地村干部开展乡村环境治理的一个小片段。
如今,咸池沟村的支部书记开展乡村治理用起了新工具,“就是这个小喇叭,莫看身格不大音量可不小,劝说群众能量更是大,我都成了村里的流动播音员咯”。原来,为了开展乡村治理,当地村干部拿着小喇叭走山越沟,走到哪里喊到哪里,不断宣传着国家的好政策,宣传村规民约,让小喇叭的声音传遍了千家万户。“喇叭虽小,作用很大,能让国家的好政策进村入户,也能促进我这的群众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当地的村书记笑着说。
一个小喇叭宣传出了乡村治理的好政策。
每年的春耕播种季节,村里总要召开群众大会,但是有时候众多的议论声淹没了主席台的声音,这时会议的主持人就会拿起小喇叭“大家静一静,国家政策很重要,富民增收有渠道,大家想不想知道?”,这话一出会场瞬间安静下来,随之而来就依次就班讲起来国家关于厕所革命、粮食直补、退林还耕、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的相关政策,“我们就是通过这个小喇叭传播出国家的好政策,抓好政策宣传最后一班接力棒,传出惠农好声音”。
一个小喇叭喊出了乡村治理的好风气。
群众需要榜样!这是咸池沟村在开展乡村治理的深刻体会,为扭转和净化村内乱像,形成社会好风气,村委会主动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针对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结婚彩礼、随礼、生活垃圾等突出问题,召开村小组会、入户走访等方式,收集意见建议,制定了村规民约和红黑榜,使用“小喇叭”对存在滥办酒席、铺张浪费、垃圾随意倾倒、乱搭乱建等现象进行劝导和制止,特别是对群众反感的攀比浪费通过组织村支“两委”、乡贤、人大代表上门讲道理、算账目,帮助规划菜品,现场向群众宣传政策等方式,切实打消群众顾虑,积极配合推行工作。自推行以来,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的不良风气得到有效遏制,勤俭节约在当地蔚然成风,切实营造出了良好的社会风气。
一个小喇叭喊出了乡村治理的好习惯
前一段时间,村民高某在村服务群里反映有人不讲卫生,随地小便成了村民茶余饭后谈论的热点话题。村委会在核查后,村委会对高某进行了表样,对随地小便的村民进行了批评教育,乡村治理,“治“”的是人,“理”出的是文明习惯,村委会坚持使用小喇叭宣传“十条陋习、十件好事”,扭转不良习惯,形成良好习惯。
一个小喇叭传播了乡村振兴的新技能
“种烟叶不能使用氯化钾和尿素,特别是用了尿素烟叶烤不黄”,这是当地技术员王师傅在拿着小喇叭给烟农介绍种烟技术,“以前我讲靠喊,嗓子都冒烟了烟农还听不清,如今有了小喇叭一切问题都解决了”,在开展乡村治理实施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当地企业和村两委通过召开宣讲会,依靠小喇叭向当地群众传授了种植烟叶、天麻、科学养猪等致富新技能。
一个小喇叭唱出了乡村治理的好前景
听歌看山,我没事也喜欢哼两句,和村民高柱明一样,唱着村歌,很多村民都成了村里的义务宣传员,不仅如此,大家还自发组织演出,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还积极参与村容村貌整治,支持山区建设,为村上发展出谋献策,全村发展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越来越强。
现如今,一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图景,正通过嘹亮的小喇叭响遍咸池沟的山山水水,一个小喇叭也发出了乡村治理的最强音(马俊锋 明安祥 胡雪峰)